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中國產的“伏特加”

所謂積習難改,儘管政府大力勸導人們少飲酒,但無論是紹興黃酒,還是古越龍山花雕,都已經成為了眾多政府部門的官方用酒。而為了鼓勵葡萄酒產品的生產及消費,政府也始終都在不遺餘力地勸導人們少喝產自國內的蒸餾白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白酒的釀製過程實際上是相當粗糙簡陋,有時甚至喝了還會中毒。以大米、小麥、大麥及高粱等原材料,經蒸餾程序釀製而成的中國白酒,已經擁有近三千年的悠久歷史。但讓​​人疑惑的是,幾千年的時間過去了,其釀酒工藝為何就沒有得到一丁點的改進?在大多國外專業品酒人士看來,這些用糧食釀就的米酒其實就是一瓶瓶的廉價“垃圾”。來自Café Deco Group的酒品買家馬修·布萊德福德(Matthew Bradford)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位備受尊崇的業內專家,馬修的另一個身份,便是日本清酒服務協會的專業品酒師。 “我曾細心品嚐過許多產自中國的白酒和烈酒產品,但沒有一種能夠與清酒相提並論。中國白酒的味道實在是太差勁了,讓我根本提不起絲毫的興趣。”
而很多外國人之所以會對中國白酒望而卻步,其中原因其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最主要的一點,或許便是白酒在宴會場合所給人們留下的不良印象——熱情的中國人會一杯又一杯地逼迫對方一口氣將其喝下,結果呢?第二天一早醒來,你就會知道它的厲害了。儘管被譽為是中國產的“伏特加”(通常以穀物及馬鈴薯釀製而成),但中國白酒卻顯然並不是愛酒人士的理想選擇。伏特加酒通常會經過至少一次的蒸餾過程,以大大強化酒品的平滑口感,進一步提高其純淨特質。與此同時,很多釀酒商現在還會在自己的製酒過程中進行多次的蒸餾過程,以提高酒品的市場競爭力。但相比之下,中國酒商卻大多只會進行一次蒸餾,這樣做的後果便是,其酒品的衛生標準會在此過程中大大下降,基本上會與大多國外釀酒商的實驗室用酒品質相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國內的酗酒問題,始終都不及以酗酒成風而聞名的俄國人來得更為嚴重。但儘管如此,客觀說來,酗酒問題也著實影響到了國人的日常工作​​效率。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內地消費者的口味

品牌效應反過來,也正在一點點迎合著內地消費者的口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木桐-羅斯柴爾德酒莊在去年時,特別邀請了中國著名國畫家徐累為其2008年份珍釀創作了一款木桐酒標。對此,木桐酒莊董事總經理埃爾維·博朗(Hervé Berland)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採訪時曾這樣高度“誠實”地解釋道:“這完全屬於個人選擇,而與商業利益無關。 ”之所以說它“誠實”,是由於該酒莊在此前曾特別發表聲明指出:“此時此刻,以徐先生為代表的中國內地葡萄酒高級買家,正在一步步殺入國際葡萄酒市場。”與眾人預料的一樣,徐累加盟木桐的消息一經宣布,此款葡萄酒的期酒價格便迅疾飆升了15%!
此外在國際拍賣市場,中國買家的舉止也正在潛移默化地推動著日益升溫的波爾多葡萄酒市場價格不斷攀升。關於這一點,有空時大家可以到香港地區所編一個葡萄酒拍賣會現場看一下,便會驚訝地發現,內地買家的數量已經史無前例地與本地葡萄酒愛好者的數量保持了基本一致。除此以外,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內地買家開始紛紛參與倫敦及紐約等地的葡萄酒拍賣活動。在Acker Merrall and Condit名酒拍賣行於今年五月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會上,來自波爾多及勃艮第的高級葡萄酒佳釀再度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其中的珍品佳藏包括了一瓶1988年份的DRC Romanée-Conti、一瓶1982年份的Chateau Lafleur,以及一批Comte Liger-Belair。一箱1982 Chateau Lafleur的價格,最終賣到了36.45萬人民幣。而包括八瓶Domaine Comte Liger-Belair大香檳在內的一批佳釀,最終成交價格則為44.55萬人民幣。而一箱1945木桐-羅斯柴爾德的價格更是高得驚人,竟然達到了106.3萬人民幣!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最終目的

華燈初上,各方貴賓在芭蕾舞劇及豐盛大餐的陪伴下,彷彿被帶入了軒尼詩百樂廷皇禧干邑剛剛誕生的那個黃金年代。除了礦泉水以外,嘉賓手中所持有的,便只有由軒尼詩慷慨供應的地道干邑。整個活動耗資豐厚,而軒尼詩為嘉賓帶來了無數珍貴佳釀,最貴的一瓶竟高達1.56萬人民幣!此外還有售價為4060人民幣(由Watson's酒窖鼎力提供)的軒尼詩普通級Paradis Extra。如此高昂的成本支出,究竟會由誰來買單?
對於軒尼詩及其競爭對手而言,錢並不是主要問題,其最終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從中找尋到來自中國內地的潛在客戶。作為全球最大的干邑供應商,軒尼詩始終都是引領中國內地干邑市場的主導力量,其競爭對手則是“法國干邑四大品牌”的其它三位成員——人頭馬、馬爹利和拿破崙。
中國目前的法國干邑年銷量大約為200萬箱,與正宗蘇格蘭威士忌不相上下,儘管後者的市場增長率一直都是極為醒目。而兩家廠商也都不約而同地在其各自的產品陣營中添加了大量的高端作品。儘管全球烈酒市場長期不景氣,但蘇格蘭高級威士忌及乾邑的銷量確實是有增無減。與此同時,伏特加和龍舌蘭酒的市場走勢也是異常強勁,但大多數國人對於此類高端烈酒產品,顯然並沒有什麼太大興趣。就比如說陳年朗姆酒,儘管暢銷全球,但在中國人看來,其口感卻未免有些過於甜膩。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血瑪麗

儘管調配過程並不復雜,但基爾酒(Kir)卻是一款極易在口感上出錯的雞尾酒飲品。基爾酒的成酒口感輕柔、酸度適中,在勃艮第經常會與黑醋栗果酒(Crème de Cassis)調和後飲用。基爾酒得名於法國東部城市第戎市市長菲利克斯•基爾(Félix Kir),當年基爾常會以該酒作為開胃酒品款待自己的親朋好友。儘管廣受讚譽,但實際上基爾酒的最初目的,據稱卻是為了處理大量的庫存白葡萄酒。在法國淪陷時期,德國軍隊沒收了(其實就是自己喝了)產自當地的大批紅酒庫存,只留下了一瓶瓶的白葡萄酒未能帶走。為了解決巨大的庫存問題,基爾嘗試著在白葡萄酒中加入了一些配酒,從而在偶然間創造出了這一經典的雞尾酒飲品。有些調酒師會在基爾酒配方中使用不同的利口酒品,而此類成酒則往往帶有一種濃烈的桃子味道。你可以從酒品的顏色上迅速分辨出此類雞尾酒,儘管桃子味道本身並沒有什麼不適味道,但卻並非是你的真心所選。
血瑪麗(Bloody Mary)又稱迷人血瑪麗,是一種可以在上午供應的、酒精含量極低的紅色雞尾酒。據說血瑪麗是由巴黎Harry's Bar酒吧的調酒師費爾南德•帕蒂奧所發明的,而美國作家兼“酒鬼”歐內斯特•海明威更是這家酒吧的執著老主顧。不過關於該酒的最初典故,卻也有著各不相同的眾多版本。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這種深受現代人士喜愛的雞尾酒品種最早是由美國演員喬治•傑塞爾所發明的,起初傑塞爾或許是怀揣各種獨到想法,渴望能夠調配出一種獨特的全新飲品,但結果該酒在口感上卻與伏特加或番茄汁並沒有什麼不同。 1921年,身為巴黎Harry's Bar酒吧專業調酒師的帕蒂奧宣稱自己得到了傑塞爾的調酒配方真傳,從而最終為世人帶來了這一備受好評的雞尾酒品種。帕蒂奧在酒中加入了胡椒、鹽、辣醬油和檸檬汁等調料,從而立刻便憑藉這種簡單的酒精“湯汁”揚名世界。需要注意正宗的血瑪麗雞尾酒在調配過程中是絕不能劇烈搖晃的,而是要在雞尾酒調製器中輕輕混合。因為過度的搖晃會使番茄汁稀釋分離,從而大大沖淡雞尾酒的美妙口感。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謙卑低下的伏特加酒

曾一度謙卑低下的伏特加酒,究竟是如何振興崛起、逐漸佔據市場主流的呢?事實上,伏特加酒真正意義上的快速增長期並沒有多久,只是在近三十年來才開始嶄露頭角。雄踞世界首席伏特加之地位的皇冠伏特加建立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俄國。數十年來,皇冠伏特加在國際烈酒市場的地位一直都是無人能撼。不過,皇冠伏特加一路上也是競爭不斷。在廣大伏特加酒愛好者眼中,產自俄國的蘇聯紅牌(Stolichnaya) 和來自波蘭的維波羅瓦紅牌(Wyborowa) 顯然同屬不容錯過、但卻有不可多得的一類珍貴酒品。那麼,他們又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相比之下,紅酒鑑賞家顯然有著一個龐大的研究領域。而白蘭地和威士忌愛好者也都清楚地明白,這些烈酒需要在橡木桶中經過曠日持久的發酵過程,才可得以醇厚複雜、細膩綿長。但伏特加酒卻並非如此!伏特加酒的釀製過程極其廉價簡單,無需發酵,最重要的成分便是淨水,同時也沒有什麼複雜的味道,是一款非常理想的基酒。
這麼說來,它又能有怎樣的附加價值呢? ”不得不聲明一點,所謂的“附加價值”,自然就等同於“價格提升”。自1980年以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始終都是:市場營銷。正是在那一年,南非藝術總監吉夫·海耶斯(Geoff Hayes) 首度提出了“絕對完美” (Absolut Perfection)這一口號, 而它的形容對象,便是一款產自瑞典的新型伏特加酒。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的創立,無疑也決定了伏特加酒的未來發展趨勢。這款產自瑞典的伏特加酒較其它品牌售價更為昂貴,強悍地挑戰了波蘭及俄國伏特加酒的品牌地位。絕對伏特加遵從了波蘭的傳統釀酒工藝,將水果、辣椒甚至於野生草本植物融入其中,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伏特加酒的產品種類和口感特色。比如說1986年問世的絕對伏特加辣椒味、1988年的檸檬味、1992年的黑莓味以及1999年的柑橘味等等。從2003年起,這家酒廠更是每年都會推陳出新,相繼推出了香草味、紅莓味、紅茶味及接骨木花味等眾多伏特加酒品。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麥芽與穀物白酒進行調和

尊尼獲加也在1909年首次​​通過將麥芽與穀物白酒進行調和,推出了“紅方”及“黑方”威士忌酒品。此後,尊尼獲加“金方”、“綠方”及頂級系列“藍方”也開始相繼問世。作為全球最暢銷的蘇格蘭威士忌,帶有一種特殊芳香的尊尼獲加“紅方”現已成為亞洲酒品市場上的一位“當紅明星”。相比之下,共混合了約四十種不同單純麥芽威士忌和穀物威士忌的“黑方”則更加強調酒品自身的複雜口感,而更為醇和少見的“金方”則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奢華香醇、柔滑綿長。唯一不添加任何穀物威士忌的尊尼獲加“綠方”,則是從27種威士忌中精選出四種麥芽威士忌調合而成,每一口都是味覺的一場自然之旅。目前“綠方”主要是由Caol Ila、Cragganmore、Linkwood和Taliske四種威士忌混合調配而成。
現為世界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Diageo)旗下品牌的尊尼獲加,早在1934年起,便一直都是英國皇室的威士忌官方供應商,曾獲得過尊貴的“皇家御用保證”。然而,相比早在1843年便被維多利亞女皇永久性委任了“皇家供應商”頭銜的芝華士兄弟公司,前者未免還有些略顯遜色。
現為法國保樂力加集團旗下品牌的芝華士公司,主要出產三大高級混合威士忌酒品——芝華士12年、芝華士18年金字簽名以及芝華士25年。此外,該公司還出產了一系列高級威士忌優質酒品。比如說1953年,為慶祝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登基而特別推出的藍色瓷瓶裝“皇家禮炮”頂級調和威士忌。芝華士“皇家禮炮21年威士忌”在售價上與尊尼獲加“藍方”不相上下,此外還有更為昂貴稀缺的“皇家禮炮38年”及“皇家禮炮50年”。以上所有威士忌均出自於芝華士首席調酒師科林·斯科特(Colin Scott)之手。就在不久前,這位享譽國際的調酒大師親臨香港,向人們展示了金標芝華士18年威士忌的獨到之處。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品酒社交去處

貿易備忘錄並未涉及香港與加州之間的正式協議,不過在大多業內人士看來,此舉完全也是毫無必要的。雖然新型紅酒出口產區層出不窮,但加州的紅酒產量現如今仍占到整個美國紅酒產業總出口量的95%以上;此外,加州還是全球第四大紅酒產區。
想探尋地地道道的加州紅酒佳釀,24小時連鎖便利店顯然不是個最佳去處。截止到目前,大批紅酒銷售網點都在對外供應口感獨到的頂級加州葡萄酒。對加州紅酒青睞有加的港島酒商主要都包括有Altaya、ASC Fine Wines以及Watson's Wine Cellar,在不少餐廳菜單上,你也能找到越來越多的此類紅酒。
然而相比之下,加州頂級紅酒卻往往都是由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所謂“精品酒莊”釀製而成的。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有限的紅酒產量絕對無法滿足廣大酒商及酒店的產品需求。不過就在不久前,位於香港中西區雲咸街的一家全新酒商正式開張,從而也為不少對加州美酒青睞有加的紅酒愛好者提供了又一個理想去處。
這家名為California Vintage的酒商打算從港島著手做起並最終發展成為一家區域性連鎖酒商,California Vintage坐落於雲咸街77號,店內擺放著來自22家酒莊的88種精品加州佳釀。不僅如此,這些酒品統統都屬於上等醇釀,售價合理,無疑是美國紅酒的典型代表。曾在加州拍賣會上被大肆炒作的天價紅酒並不在此行列。在California Vintage酒窖,你找不到什麼“精心傑作”(Opus One)或“鳴鷹”( Screaming Eagle),但卻能發現很多產自加州知名酒區的優質葡萄酒品,比如說納帕谷、索諾瑪、俄羅斯谷、乾溪谷、亞歷山大谷、阿馬多爾縣、卡諾斯、帕索羅布爾、洛迪、中部海岸、對岸、聖克魯斯山脈、聖盧西亞高地以及西蘭丘陵等。
酒窖對外提供眾多試飲酒品,顧客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品嚐各式紅酒,此外還可以品嚐到大量與之搭配的地道美國現代西海岸精品菜餚。 California Vintage同時也對外進行紅酒零售業務,酒品價格從每瓶124美元(如2007年份岩牆酒莊的“搖滾明星胭脂”或慣性酒莊的“紫色天堂”仙粉黛)一直到每瓶690美元(2008年份納帕谷的“弗勒里紅色F”),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儘管名稱讀起來有些繞口,但卻絕對算得上是美味難忘。此外該酒商平時還會定期舉辦各種品酒活動,從而為眾多紅酒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熱鬧的品酒社交去處。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創新精神的威士忌

至真至純的阿德貝格威士忌無疑是艾萊島威士忌釀酒產業中的一位“當家花旦”,該酒廠的釀酒原料同樣來自於艾倫港酒莊,此外其威士忌酒窖的所處位置更加靠近海岸。對此,該酒莊經理米奇·漢茲(Mickey Heads)這樣說道:“對我而言,酒品的發酵過程其實非常重要。這裡的空氣中似乎都充斥著大量的海鹽味道,大海離我們酒廠只有100米的距離,飛濺起的浪花甚至有時還會濺打在酒倉的牆壁上,伸出舌頭你就能感覺到嘴唇上的海鹽味道,整座房屋似乎都被籠罩在海鹽的空氣之中。”
10年份威士忌佳釀目前是阿德貝格酒廠的主打產品,不過該酒莊現如今也同格蘭傑酒莊一樣,自主研發出了一大批風格各異、同時又極具創新精神的威士忌系列酒品。其中之一便是有著刺鼻泥炭味道、體積酒精度為60.1%的Supernova。艾萊島威士忌的酒精度含量是以該酒的泥炭含酚量(PPM)為單位來計算,最高濃度為100%。也就是說,Supernova的PPM指數要比久負盛名的10年份拉夫瑞格或阿德貝格高出一倍之多,顯然會讓不少初入行者望而卻步。
不過,也並非是所有的艾萊島威士忌都會散發出濃重嗆鼻的泥炭味道,就比如說由布魯克萊迪克和邦納海貝因等酒廠出產的中度威士忌酒品。作為近一個世紀以來艾萊島上出現的首家新建酒廠,創辦於2005年的凱爾科曼酒廠在酒品的發酵年份上顯然無法與其他同行相提並論,不過該酒廠卻採取了一種更為明智的做法,即針對不同的麥芽穀物原品,酒廠都會選擇在艾倫港酒廠進行單獨灌裝,整個過程就如同是在生產一款單一型葡萄酒品一般。
艾萊島的另一家知名威士忌酒莊,便是日本三得利酒業集團旗下的波摩酒廠。該酒廠的名稱來自於艾萊島的首都——一座面積不大、但卻風景怡人的美麗小鎮,鎮上分佈著數家品質上乘的威士忌酒吧。作為一家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古老酒莊,波摩酒廠有著一系列出類拔萃的高級酒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黑波摩和金波摩,以及另外兩款新近推出的限量珍藏— —售價分別為6500英鎊(約合6.6萬人民幣)及270英鎊(約合2700人民幣)的波摩40年份和波摩1981威士忌。
此外波摩威士忌同時還是全球單瓶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品拍賣紀錄的全新保持者。 2008年9月,威士忌專業拍賣師麥克提爾斯將自己多年珍藏的一瓶已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波摩威士忌拿到了格拉斯哥拍賣會上公開拍賣,這瓶古老醇釀最終以2.94萬英鎊(約合30萬人民幣)的天價成功拍出。
幸運的是,除了此類高檔酒品以外,該酒莊同時還有著一大批價格適中的普通單一麥芽威士忌產品,比如說波摩12、15及18年份等優質威士忌佳釀。儘管產自波摩酒莊的威士忌酒品備受廣大酒類收藏家們的一致追捧,不過他們當中卻很少有人屬於不折不扣的威士忌愛好者,因為一旦將瓶蓋緩緩開啟,這瓶酒的收藏價值便會瞬間戛然而止。
事實上,“泥炭怪獸”這個稱呼絕對是對艾萊島威士忌聲譽的莫大誤解,因為在這座風景​​秀麗的小島上,你不但能找到有如浪花般清淡純粹的柔和酒品,同時還會發現有如Supernova般狂野激蕩的極端醇釀。因此,艾萊島其實就如同是一瓶上等烈酒,顯然值得世人去探索,無論是親身到酒廠體驗一番,抑或是靜坐於扶椅之上、默默細品數瓶產自該島的經典佳釀。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觀察家》雜誌

兩家公司始終都行走於此類飲品研發的尖端前沿,而以自然方法釀製而成的蘇打汽水和調配水已受到了英美廣大酒吧調酒師們的一致好評。現如今Shouji遠東公司已將此類飲品成功引入香港市場。這其中,藍桉奎寧水在金湯力的複興過程中,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性角色。與大多軟飲生產商不同,該公司並未在飲品中添入人造甜味劑,而是堅持選擇以天然材料來釀製奎寧水。這些原料包括軟泉水、蔗糖、植物油​​以及從原生金雞納樹中所萃取而來的優質奎寧,這一過程精準無誤地遵循了19世紀的奎寧水釀製手法。對於金酒愛好者而言,由該公司生產的自然奎寧水據稱能夠較普通產品減少45%的卡路里攝入量。此外其另外兩款飲品——檸檬湯尼和地中海湯尼也是尤為適合與伏特加一同飲用。
始創於1905​​年的老牌軟飲企業芬迪曼(Fentimans)經過多年的暫時蟄伏(1988年被迫關門歇業),現如今正渴望著能夠重煥生機。除了維多利亞檸檬汁啤酒和薑汁啤酒以外,如今該公司已成功研製出了同藍桉奎寧水風格類似的奎寧水系列飲品。
金湯力最早起源於英殖民地統治時期的印度,當時英國士兵發現將金酒加入奎寧水不但能大大降低後者的苦澀口感,同時還可用來抵抗難纏的瘧疾等熱帶疾病。這些在海外服役的英國士兵後來便將這種金酒加奎寧水的飲用方式帶回祖國,之後又在雞尾酒熱潮中逐漸將其轉變為一種尤為適合上流社會的高雅飲品。不過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老式飲品逐漸開始變得黯淡過時,近年來隨著眾多維多利亞軟飲重獲新生,至少在軟飲市場中,金湯力雞尾酒已經開始再度散發出迷人的複古色彩
去年六月,英國《觀察家》雜誌舉辦了一場品酒活動,希望從眾多產品中評選出一款最佳的金湯力雞尾酒金酒。最終,倫敦3號乾金酒摘得桂冠。儘管金湯力不過只是早期英殖民主義分子在宿醉之後的一場意外發明,但相信很多人也是非常樂於看到它的震撼回歸。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專業酒商的身影

除了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智利、德國、意大利、馬其頓、斯洛文尼亞、新西蘭、葡萄牙、南非、西班牙和美國的大批酒商以外,本次展會首次出現了中國和匈牙利專業酒商的身影。更為重要的是,大批酒商同時還對外展出了眾多紅酒周邊產品,如紅酒服務及紅酒儲藏用具等等。
大批觀眾將一位名叫Wilson Kwok的本地美酒美食專家簇擁作一團,爭著要他幫忙寫下耳機語音中不斷傳出的波爾多紅酒的中文名稱。看來,語言上的限制的確會讓不少參展外商頭疼不已,除了Wilson Kwok等本地酒商以外。
參加本屆展會的烈酒展商數量也較以往出現了明顯增長,紅酒“零關稅”制度的確促使了不少烈酒廠商紛紛前來湊熱鬧。大多參展酒商往往都能夠在此類展會中滿載而歸,儘管在展會最後一天前往現場的民眾只需支付區區200港幣便可品嚐到大量頂級美酒並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到優質紅酒,不過此時的參展商往往已經是賺得個盆滿缽滿;此外大多展商都能通過此次展會簽訂不少客戶訂單、窺探相關市場的最新走向並實地了解到客戶心中的真實需求。
作為紅酒與烈酒展會的官方承辦商,澳大利亞在展會中顯然佔據了絕對優勢,與此同時意大利、西班牙及葡萄牙各酒品展台前也擠滿了為數眾多的愛酒人士。不過相比之下,還是波爾多紅酒更具人氣;在兩大展會現場,無數在名氣上略遜一籌的波爾多展商無一例外地紛紛試圖通過物美價廉的優質紅酒來引起港島紅酒愛好者們的一致關注。此外還有一大批由主辦方精挑細選邀請而來的法國知名酒商,就比如說以酒品昂貴和質量超群而聞名於世的法國波爾多飛龍世家(Chateau Phélan Ségur)等明星級酒商
通過兩大展會不難看出,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港島為數眾多的紅酒鑑賞家們正在一步步脫離傳統的品牌認知度理念、朝著更高的層次高度不斷快速邁進;相信​​在這條光明大道上,他們必將會越走越遠。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葡萄酒禮品

世人對於麥芽威士忌的喜好也因人而異,儘管許多飲酒人士都會將拉夫瑞格、阿德貝格(Ardbeg)、波摩(Bowmore)及卡爾伊拉(Caol Isla)等酒品列為自己的最愛,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此類威士忌的口感往往過於強烈。見多識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愛好者往往更傾向於產自艾萊島的威士忌佳釀,而對於那些入行較晚的飲酒者來講,一些相對更為常見的經典威士忌酒品,尤其是格蘭菲迪(Glenfiddich)、格蘭威特(Glenlivet)、格蘭莫瑞(Glenmorangie)、高地獵場(Highland Park)以及馬加蘭(The Macallan)等,顯然更為適合。
大多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裝瓶時間均在10到12年之間,與葡萄酒有所不同,烈酒在灌裝過程後便會徹底停止發酵與成熟。如果不考慮此類酒品的高昂售價的話,18年以上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顯然才是你的理想首選。此外,不少單一麥芽威士忌、尤其是馬加蘭等酒品,都對外供應一些產自單一年份的“古董級”佳釀,有些甚至還可被追溯至數十年之前。事實上,有些在木桶中被小心存放了25年之久的威士忌反倒不如18年份的酒品來得更為醇厚可口。
再或者,對於威士忌愛好者以及那些深愛著摩卡咖啡或黑巧克力(這些都能夠與威士忌搭配得相得益彰)的普通人來說,最為完美的威士忌品種還是格蘭莫瑞Signet。作為一款口感強烈、回味無窮的威士忌品種,格蘭莫瑞Signet成功超越了此前的所有單一麥芽威士忌佳釀,甚至於就連那些此前從不飲用威士忌的人士也會對其贊不絕口。
當然,如果錢不成問題的話,你還可以從專業的威士忌藏家那裡找尋到不少更為稀貴的限量版威士忌典藏。來自艾萊島的經典酒廠波摩在不久前剛剛發布了一套由53瓶佳釀所組成的40年份單一木桶威士忌頂級酒品,其每瓶售價為6500英鎊(約合6.6萬人民幣),著實為一份地地道道的驚世大禮。
相比之下,葡萄酒禮品在香港地區就更為常見了,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波爾多紅酒及香檳。至於勃艮第紅酒,如果不差錢的話,那麼產自拉菲、拉圖、瑪歌、奧比昂、木桐、伊甘、帕圖、拉弗洛、裡鵬、歐頌、白馬及林馳巴芝等知名酒莊的優質紅酒自然是首當其衝。多年來,勃艮第紅酒正變得越來越普及和廣受追捧,然而無論是一瓶上等的勃艮第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還是更適合個性十足的紅酒愛好者。產自勃艮第的酒品往往味道口感更為複雜豐富,不過還是那句話,如果錢不成問題的話,那麼產自羅曼尼·康帝(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或勒魯瓦酒莊( Domaine Leroy)等經典酒廠的酒品佳釀無疑是你的首選摯愛。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中國成為第八大葡萄酒消費國

據國際葡萄酒與烈酒數據分析公司(IWSR)和法國葡萄酒及烈酒博覽會(Vinexpo)在今年早些時候聯合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從2004年至2013年,亞太地區的葡萄酒銷量將會實現8600萬桶的淨增長,是全球葡萄酒平均增長量的整整十倍。不過,全球葡萄酒平均增長量主要統計的是那些葡萄酒銷量不斷上漲的國家或酒區,而在法國等西方國家,這一數字現如今則為負值。該報告同時還指出,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八大葡萄酒消費國和第十大葡萄酒生產國。
就在今年2月9號,內地與香港間正式簽署了一份旨在為進口葡萄酒經由香港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便利措施的合作協議。考慮到前者在酒品的儲藏設施和技術上較後者更為先進,因此香港自然而然便扮演起了中國紅酒貿易中心集散地的重要角色。
然而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香港地區只在地理位置上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能夠對散裝葡萄酒在溫度與濕度上加強控制,那麼中國內地的上海、青島或天津等沿海城市無疑將會更好地擔負起內地紅酒貿易中心樞紐的戰略任務。甚至於就連在諸多產業方面與香港競爭激烈的廣州市,也很可能會就此加入進來,以更具競爭力的低廉價格贏取市場。如此一來,葡萄酒品的存儲成本自然會隨之大幅下降。
在去年的政府預算報告上,唐英年曾這樣指出:“自2008年港島政府取消葡萄酒稅並推出一系列貿易便利措施以來,與紅酒貿易、分銷及拍賣相關的產業在業務量上便出現了迅猛增長。”
“繼進口總值在2008年創記錄地出現了80%的上漲後,2009年的香港進口葡萄酒總值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0億美元,同比上漲率為41%。據業界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香港已經成功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賣中心。”在這一過程中,究竟誰才是最大的贏家?首當其衝的自然便是從各大拍賣行那裡抽取可觀利潤的港島政府,而寶龍、佳士得、蘇富比、Zachy's Wine & Liquor Store和Acker Merrall & Condit等國際拍賣行也在這兩年半間紛紛賺了個盆滿缽滿。今年五月,全球首屈一指的名酒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了一場“有史以來亞洲地區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葡萄酒拍賣會”。最終,該拍賣行的交易總額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52億美元。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優質酒品售價不菲

優質酒品自然售價不菲,而且全部均須通過貝瑞兄弟酒商從英國國內進行特別訂購。不過除此以外,其他產自該酒區的上等酒品同樣值得一探,其中之一便是由蒙特魯茲高檔酒商(Montrose Fine Wines)進口並代理的埃米利•摩洛葡萄酒(Emilio Moro),當中一瓶被帕克給出97分不俗成績的酒品——2005年份Alveolus De Valderramiro,更是賣出了約1000人民幣的售價;此外還有同樣體面至極的入門級埃米利•摩洛優質酒品——2007年份Finca Resalso,售價為每瓶約110人民幣。 Altaya Wines酒商的1996年份大瓶裝Pesquera Millennium Reserva系列售價為每瓶約2200人民幣,口感不俗的2003年份Mauro Terreus Pago de Cueva Baja售價也僅為每瓶約90人民幣。
提到波特酒,自然就不得不提當地一家極具淵源的多元化葡萄酒商——Niepoort酒莊,該酒莊由一位荷蘭波特酒托運商成立於1842年,目前仍由該家族獨立經營。直到最近,由Niepoort酒莊所產的大多數波特酒才正式經由澳門地區被擺上香港廣大葡萄酒愛好者們的餐桌。按照這樣的說法,Niepoort顯然算得上是一家重量級紅酒供應商,但這家當前仍舊採取了小規模家族式經營方式的酒商足以為大眾提供口感獨特的杜羅河佳釀。現任該酒莊負責人的德克•尼伯特(Dirk Niepoort)是這家酒莊的第五代傳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Niepoort酒莊便開始嘗試生產口感多樣化的非強化型靜止葡萄酒產品,在該國酒品的質量及聲譽發展道路上也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1990年,尼伯特生產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干紅葡萄酒;三年後,幹白佳釀也在他的努力下應運而生。 1996年,該酒莊被帕克評為“杜羅河的葡萄酒貴族”,而葡萄酒大師邁克爾•布勞德本特•MW(Michael Broadbent MW)也將該酒莊形容為“葡萄牙的拉圖”。不過出於一些原因,相比起名氣更大的帕克大師,布勞德本特的慧眼識珠卻並未在國際酒壇引起世人的強烈關注,因此產自Niepoort的葡萄酒品自然也就很難賣出一個華麗售價。
由於受風土條件影響極深,因此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尼伯特便始終沒有停止在自己的三家酒莊內辛勤培育融合了不同葡萄品種的“田間混合品”,這些酒莊分別是Quinta do Nápoles、Quinta Carril以及Quinta do Passadouro。在這位酒莊主人眼中,在同一片葡萄園中栽培不同品種的葡萄與種植單一的葡萄品種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足以為葡萄酒品帶來令人叫絕的額外驚喜。在杜羅河谷,這一理念儼然早已成為了一種慣例。
另一個源遠流長的釀酒慣例便是通過雙腳和淺槽來釀製葡萄美酒,這在葡萄牙國內又被稱為是“淡啤酒”。時至今日,Niepoort酒莊仍舊約有60%的酒品是以此類壓榨法釀製而成,對此這位酒莊主這樣說道:“人類的雙腳生來就是為了加工美味可口的葡萄酒品,這會令葡萄酒的味道口感異常出眾,而我們則決心要將這一傳統盡數保留。”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玫瑰紅酒的複興之路

2006年,就在玫瑰紅酒的複興之路漸入軌道之時,法國著名釀酒師亞里斯•尼仙(Alexis Lichine)的兒子薩沙•尼仙(Sacha Lichine)成功取得了普羅旺斯Esclans堡的經營權及所有權,並表示自己將要打造出全球最偉大的桃紅葡萄酒品牌。回憶當年,薩沙這樣說道:“世人顯然並不需要看到另一款紅葡萄酒的橫空出世,但這無疑也是為其宣傳造勢的一個大好時機。”他的野心顯然已經實現,儘管代價不菲——薩沙在後來斥資350萬歐元拿下了該酒莊及其釀酒技術,同時還不惜重金請來了穆頓堡(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的老牌釀酒大師——帕特里克•萊昂( Patrick Léon)。結果,薩沙的此舉贏得了世人的一致好評,就連言辭犀利的知名葡萄酒作者及評論家傑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和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等人也不禁對此拍手叫絕,不過帕克著實被其咋舌的售價嚇了一跳⋯⋯
Altaya酒商的入門級Esclans堡“輕語天使”(Whispering Angel)桃紅葡萄酒售價僅為每瓶約130人民幣,在炎炎夏日來臨之際,相比其他經典昂貴的濃郁酒品,該酒無疑是物超所值。另外,被羅賓遜評價為“該酒莊最為與眾不同的活力年份酒”的2007年份Esclans堡Les Clans桃紅葡萄酒的售價也不過僅為每瓶550人民幣;此外該系中價格最貴的Esclans堡Garrus桃紅葡萄酒則售價860人民幣每瓶。不過,這樣的售價對於此類酒品而言,已經是前所未有了——儘管較品質相當的玫瑰香檳價錢更低。此外Altaya酒商的Krug Non年份桃紅葡萄酒的售價則在1570人民幣左右。這個價錢究竟值不值得呢?對此尼仙顯然是成竹在胸:“潤暢的酒液徘徊在你的味蕾四周,這種絕美的感受你此前一定從未體驗過。”Watson's酒商的2008年份Jean-Paul Balland桑塞爾桃紅葡萄酒售價為每瓶130人民幣;頂級葡萄園Guigal酒莊口感完美的2007年份Tavel桃紅葡萄酒每瓶售價僅為60人民幣;而來自澳洲的2009年份Turkey Flat每瓶則為110人民幣⋯⋯再來看看不久前在香港太子大廈登喜路專賣店新開了一家經銷店的Berry Bros,該酒商所提供的優質酒品很少會讓人失望而歸。 Berry Bros的自釀桃​​紅葡萄酒售價僅為每瓶60人民幣,口感稍為濃郁的葡萄牙Rosado、產自杜羅河谷的Vale da Clara及Rosé Quinta de la Rose每瓶價格則僅為130人民幣。此外該酒商還對外供應口感更為溫和、富含果味的Chateau Plantey Canteloup Rosé Bordeaux,每瓶售價在95人民幣左右。
口味清淡爽口的桃紅葡萄酒不但適合於夏季飲用,同時也有著極高的性價比。因此,現在就前往附近的酒商嘗試一番吧!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葡萄酒愛好者

對於那些整日里沒事就喜歡飯前喝兩杯的葡萄酒愛好者來講,最好的儲藏方法莫過於將其藏到自己的肚子裡。如果並不急於在短時間內將自己剛剛購入的這些酒品一飲而盡,那麼你就一定要對其儲藏事宜多加留意。如果購買葡萄酒的目的是為了投資或在未來將其全部出手,那麼你也須對這些酒品的歷史儲藏記錄做到心知肚明。葡萄酒在保存上最忌諱的就是溫度的強烈變化、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以及軟木塞的干燥透氧。
儲存葡萄酒的最佳溫度為攝氏10到15度,一旦溫度超過25攝氏度,酒的熟化過程又會過快,從而令葡萄酒過分氧化甚至變質。葡萄酒也不應被存放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中,因為過冷的室溫會使酒品成長緩慢,令其停留在冷凝狀態不再繼續進化,從而也就失去了藏酒的意義。不過,細緻、複雜的酒味口感的確是需要長時間熟化而來的。
強烈光照會令葡萄酒品迅速變質,因此許多酒莊便會選擇以不透光的黑色酒瓶來裝載葡萄酒品,而將精美嬌弱的白葡萄酒放置於中性有色玻璃杯中來飲用絕非是個明智之舉。
此外你還應盡可能地避免令酒品與空氣發生接觸。若想將葡萄酒貯存一段時間,最好能讓酒瓶平躺,其目的是為了使軟木塞與酒液接觸,以令木塞保持浸潤。而如果將酒瓶直立置放,軟木塞會過度乾燥,從而令空氣進入瓶中並破壞酒質。適當的貯藏濕度對於酒品質量的始終如一十分重要,不過過高的濕度也往往會導致軟木塞及酒簽發霉腐爛,影響酒品的出處及品質。通常情況下,理想的貯藏濕度是在75%左右。
對於那些經常會大批量買入各等葡萄酒品的紅酒行家們來講,他們很可能就需要去外邊尋找一些更為合適的儲存場所了。當然,如果家中空間足夠大,你也可以騰出一間屋子作為專門的儲藏酒窖,但相比起更為專業保險的紅酒酒窖,這種方法也並不理想。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回顧葡萄酒的歷史

回顧葡萄酒產業的歷史發展軌跡,此類問題卻似乎始終都在不斷重演,假酒事件也一直都在與全球葡萄酒貿易如影隨形。而不久前所發生的一起同類事件便​​是與一位德國葡萄酒愛好者兼收藏家哈迪•羅頓斯托克(Hardy Rodenstock)有關。當時這位收藏家要求紐約市聯邦法院解除關於指控他欺騙行為的葡萄酒訴訟案,這個所謂的欺騙行為訴訟其實是指他此前從各大拍賣會上所購買的波爾多葡萄酒全部為假貨!
的確,人們之所以會選擇在拍賣會上購買知名酒品,自然是出於對這些機構的聲譽和形象深信不疑,發生這樣的負面事件,當事人的心里肯定也會無法接受。另一位葡萄酒​​收藏家、美國億萬富翁威廉•科赫(William Koch)也是由於自己斥巨資買入的名酒佳釀全部為假貨,從而一怒之下將拍賣行告上了法庭。在起訴訴狀中,科赫對近期美國兩大拍賣行在香港地區舉辦的葡萄酒拍賣活動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它們分別為Acker Merall & Condit名酒拍賣行和Zachys葡萄酒拍賣行。此外科赫還對芝加哥葡萄酒業公司提起了個人訴訟,同時他也將會於今年正式對該酒的原有主人羅頓斯托克提起更多的訴狀請求。
雖然目前由於司法機關的介入,一些不法分子有所收斂,不過即便如此,近來朗格多克酒區卻又爆發了另一場影響力同樣不凡的負面事件。位於朗格多克酒區的Mont Tauch酒莊在此前一直都是當地質量過硬的著名酒商,自2007年以來始終都專門生產口感極佳的菲圖(Fitou)優質葡萄酒。不過就在去年,不少產自Mont Tauch酒莊的菲圖Reserve Des Tamaris酒品開始以一個極低的價格出現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上。直到這時,Mont Tauch酒莊才意識到事情不妙,緊急著手開始相關調查。
在對這些葡萄酒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分析之後,Mont Tauch酒莊發現這其實都是些極其劣質的假冒葡萄酒,有可能統統來自於南美。儘管在質量上比地道的菲圖要差很多,但瓶子上的標籤卻偽造得非常逼真。不過該酒莊卻無法查明究竟有多少瓶此類假酒已經流入或正在流入中國市場,但據非官方統計,這個數量就已經達到了40萬瓶!
現如今,葡萄酒在中國內地的冒牌形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從簡單拙劣的品牌設計和故意為之的山寨型產品商標,一直到精心研製的誤導性標籤和真偽難辨的高級酒品整體複製,讓人防不勝防、無從下手。而有時這種欺詐行為又會變得十分微妙狡詐,令人無所適從,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威廉•科赫先生所遭遇到的一樣。通常來講,如果你肯花費高價錢,那麼到手的葡萄酒品便很可能會是產自地道法國酒莊的合格酒品;不過在酒品的質量上卻往往會屬於一些與自身價格嚴重不符的劣質葡萄酒。就比如在2002年,一批1991年份的拉菲堡Rothschild通過瞞天過海的包裝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身價更高、品質更優的所謂“1982年份古老名釀”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口味清淡的雷司令酒

雷司令在我國的地位似乎也是可有可無,口味清淡的雷司令酒更多地會被人們冷凍起來,送往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當作清涼飲品來享受雷司令,這個德國葡萄酒產業的當家花旦,卻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落得如此淒涼的下場。
這無疑是一種極大恥辱,因為這種葡萄也曾擁有過異常輝煌的歷史過往。迄今為止,首部對雷司令有所記載的書籍出現在15世紀前後,僅僅過了一個世紀,雷司令葡萄便成為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個人最愛。
現如今,雷司令已經成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地區最著名的釀酒葡萄品種之一,尤其是在法國阿爾薩斯,這個在不同歷史時期曾一度是德國部分領土的優質葡萄酒產區。
真正的品酒愛好者之所以會對雷司令青睞有加,是因為至少在舊世界葡萄酒國家裡,這種葡萄酒仍是“地道的葡萄園​​製造”。這種魅力誘人的葡萄品種能夠忠實如一地反映出當地特有的風土特色,而釀酒師們的工作則不過是幫助它們將這種特質表達出來。
歐洲雷司令主產區內所特有的卓越風土條件也為德國白葡萄酒和阿爾薩斯葡萄酒在世界酒壇所佔據的優勢及榮譽奠定了良好基礎,當然,相比產自新世界國家葡萄園內的普通酒品,其售價自然也會更為昂貴。由於葡萄樹的根部牢牢扎入板岩土壤,因此質量超群的雷司令葡萄酒往往也有著極為豐富的礦物質回甘口感。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葡萄酒世界

葡萄酒的優劣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正因為此,葡萄酒世界才會這樣的變幻莫測。早年間曾一度雄霸全球葡萄酒壇長達數年之久的強化葡萄酒,近年來卻已風光不再。那麼,強化型葡萄酒是否能夠重新在市場中崛起呢?我們有理由期望並相信這一切。之所以這種獨特的釀酒工藝會漸漸淡出市場,自然有著不少客觀的原因。
強化葡萄酒是指在酒品發酵完成後,由釀酒師向酒中添加適量的酒精蒸餾酒,以防止紅酒進一步發酵氧化。起初,此類做法是為了在運輸途中保證葡萄酒的結構穩定性,當然,添加額外酒精顯然會提高酒品的酒精濃度。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酒理念的日漸關注,很多烈性酒都紛紛退出了紅酒市場,取而代之的便是口感更為清淡爽口的紅酒品種;如此一來,雪利酒、波特酒及馬德拉酒等強化型葡萄酒類便被邊緣化了。
此外其它強化葡萄酒還包括有意大利瑪莎拉、味美斯酒、產自澳洲的烈性馬斯卡特和烈性托凱葡萄酒以及有著雪利酒風味口感的蒙蒂利亞酒等等;而以上所提及的波特酒、雪利酒及馬德拉酒在很多國家、尤其是英國,曾一度被看做是極佳的餐前或餐後紅酒。
賽明頓家族酒莊(Symington Family Estates)主要以生產波特酒和馬德拉酒為主,其酒莊合夥​​人保羅·賽明頓曾一再表示,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與蕭條後,該酒莊陳年波特酒的市場需求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上升態勢,強化葡萄酒的回歸是指日可待。
相比起酒莊其它同類酒品,波特酒顯然成功地經受住了市場萎靡的嚴峻考驗。儘管其主要銷售市場英國國內的強化葡萄酒銷量大幅下挫,並且人們更多的還是將此類酒品看作是一種餐後甜酒或是奶酪配酒;不過作為一種理想的開胃酒品,強化葡萄酒在法國國內卻仍舊廣受歡迎、銷量穩定。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喀拉拉邦

遊客還可在曾經的猶太人定居點——“猶太城”內參觀建於十六世紀的猶太教堂,早在公元前六世紀時,大批猶太商人便首次踏上了這片土地,並在這裡繁衍生活。直到十六世紀初葡萄牙殖民劊子手阿爾貝托·阿爾布開克(Alberto de Albuquerque)來到此地、將大多猶太人殘忍殺害,他們平靜的生活才被打破。
沿著這條朝拜小徑,在經過一座色彩柔和的聯排建築之後,莊嚴的聖·弗朗西斯教堂便出現在你的眼前。該教堂始建於1510年,當年的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瑪(Vasco Do Gama)便是葬身於此,隨後這裡又被荷蘭殖民者統治了長達百年並成為了新教教堂。 1858年以來,在大英帝國的統治下,該教堂一直都是英國國教徒們的朝聖中心。
返回酒店,你還可以在酒店內獨具特色的Rice Boat餐廳享受一頓地道的喀拉拉邦海鮮大餐。餐廳的​​大廚會熱情地告訴食客:喀拉拉邦的地道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挑剔味蕾,同時也有著效果極佳的藥用價值。
若是在內陸玩累了,你還可乘坐獨木舟來到不遠處的托馬斯餐廳。這家餐廳最早是由追隨聖·托馬斯(Saint Thomas)一同朝聖至喀拉拉邦的古敘利亞正統僧侶們所開辦的,午餐清淡可口、充滿敘利亞基督教美食風格。